
揭秘8种婴儿异常行背因及应对方法
宝宝从出生开始,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。不仅身高和体重快速增加,大脑也在不断变化。精细动作能力越来越高,很多人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“一天一个样”。对于细心的妈妈来说,宝宝生长发育情况非常清楚,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。如果发现孩子的生长情况与书上不同,他们会非常担忧。妈妈一定要知道哪些异常情况需要引起关注。
不熟悉的妈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。宝宝表现出哪些行为可能预示着宝宝神经行为异常?接下来,我们将讨论8种可能预示着宝宝神经行为异常的情况。
1. 3个月以内每天都很困,总是在打瞌睡;吸吮能力差;哭的声音很奇怪,表现为哭声无力或发直,还会冲着大人叫。
2. 3个月以后俯卧不能抬头,老是握着拳。
3. 3个月后不会冲人笑,别人跟他打招呼没有反应,不看周围物品或对周围声音无反应。
4. 4-5个月时不会咬手指,“注视手”的动作一直都在,并且一直持续下去。
5. 7个月吃东西不会嚼或吞咽困难。
6. 8-9个月坐在车子上的时候东倒西歪。
7. 9个月时双手仍不能在胸前握在一起玩。
8. 9个月后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,注意力不集中,也不太喜欢玩玩具,不会玩玩具。
专家指出,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异常可能与遗传、社会环境、教养、营养和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表现得不合适,最好带孩子去医院,医生会通过科学的筛查来诊断。
在宝宝行为发育的过程中,家长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尽管孩子的很多技能是天生的,但父母不给孩子后天锻炼的机会也是没有什么用的。例如让孩子一整天躺在床上不让孩子出来活动,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发育得比别人慢。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,帮助宝宝进行训练,这样孩子能够发育得更好。
1. 大运动训练
0-3个月的孩子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抬头;3-6个月的孩子可以练习侧身、让孩子能够自己跳跃;7-9个月的孩子可以练习独坐、爬行;10个月的孩子可以练习扶栏杆站起、坐下和横走;12-15个月的孩子最好是能一个人走路。
2. 精细动作训练
5-6个月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抓住动来动去的玩具;6-9个月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能够传递玩具,拿2块积木对敲;10-12个月的孩子可以自己玩一些小玩具;1-2岁可以玩一些能够培养动手能力的玩具。